主页 > 问答百科

亚洲人皮肤什么颜色(亚洲人的皮肤有何不同?)

苍华楚 2022-12-25 18:00:11 1716次 问答百科

最近看到有网友说,用了一堆从平价到大牌甚至贵妇的抗老面霜,但就是感觉没啥效果,这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可能有两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要有耐心。抗老是个缓慢过程,这其中不仅仅有已经发生的衰老表现,还有持续进行的衰老过程。要知道衰老是个多重因素,既有我们本身面临的环境因素,如风吹日晒、空气污染、作息饮食等问题,还有身体内在的衰老,那就是我们的细胞一直在持续的代谢产生损伤导致的衰老。所以使用抗老面霜的时候,要考虑这个因素,给予足够的耐性。

而另一方面,是不是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用的抗老面霜并不适合自己呢?使用护肤品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使用,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而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人群衰老的特征上来看出差异,给我们一些指示。

事实上,作为亚洲人,其实我们的皮肤和欧美及其他族群有一点不大一样。下面就和大家聊聊。


01,亚洲人皮肤特征


不同族群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不仅仅有人群本身最初的基因影响,也就是生物学上的建立者效应,更是一个和环境互作的因素,一个族群在当地长期形成是和环境不断适应不断反应的过程,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的人群,其实皮肤结构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区别【1】。

不同人群的皮肤厚度差异。比如这是一篇研究亚洲人群和高加索人群皮肤表皮厚度和年龄的关系变化情形【2】。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加,无论亚洲人群还是高加索人群的皮肤厚度都会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在基本上大部分年龄段范围内,亚洲人群的皮肤厚度(红色)明显要比高加索人群(蓝色)的薄一些。

众所周知,皮肤作为人体最表层的屏障,其厚度一定程度上也是皮肤屏障强度的一个指征,而亚洲人群较薄的皮肤,也使得亚洲人群面对外界环境时候要更容易受到影响,更容易出现皮肤屏障受损,致红因子也更容易失控蔓延。

而且,在影响皮肤痛觉方面,亚洲人群可能也会更敏感一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TRPV1的基因单倍型上来看出,TRPV1是人体感受痛觉的感受器,两名科学家就是因疼痛感知研究获得202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这个基因上,其实不同群体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如上图所示,是北欧/西欧人群(Northern and Western Europe (CEU)), 中国汉族(Han Chinese in Beijing (CHB)), 日本人(Japanese in Tokyo (JPT)), 尼日利亚约巴鲁人(Yoruba in Ibadan, Nigeria (YRI))【3】。

而我们在这方面,更容易感受到痛觉,这也导致一旦出现皮肤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受到影响。上述这些因素都导致我们在使用护肤品时候,无论是从使用量上,还是针对性方面,都要有所调整。


02,如何针对亚洲人群进行肌肤改进?


既然亚洲人皮肤有自己的特点,那么我们的抗老过程,就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对应的处理。我们上面提到亚洲人皮肤的一些特点,我们可以总结为三大特征:

更薄——亚洲人群皮肤更薄,因此屏障较弱;

更易红——亚洲人群皮肤损伤相对容易,因此更容易出现致红因子失控蔓延;

更易痛——亚洲人群在痛觉神经反应方面会更敏感。

因此在抗老过程中,要专门针对这几个问题一一来解决。

薄——加厚肌肤屏障。通过对皮肤屏障重点的加厚,强化皮肤屏障提高抵御能力。

红——抑制对应影响因子。皮肤出现泛红等现象,往往是皮肤致红因子在皮肤遇到刺激的时候出现的应对反应。这种情况下,需要一定程度上抑制相应的影响因子,让皮肤状态缓解。

痛——降低神经感受器。痛是很多人在皮肤受损时候的感受,刺痛感带来的不适也是不少人察觉到皮肤问题的一个常见症状。在实际护肤中,解决皮肤受损带来的刺痛感,让皮肤能够舒缓,这也是护肤常见的策略。

只有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让皮肤拥有足够的抵御能力,接下来我们才能好好地护肤抗老,延缓皮肤衰老进程。

那么,针对亚洲人群的这些特征,有没有相应的护肤品呢?答案是有的。其实在十多年前,已经有相关机构注意到了需要针对亚洲人群进行专门的皮肤应对,并且目前市场上也有这类型的产品。需要的童鞋购买时可以打听打听。


从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护肤本身也是门大学问,我们一般情况下只想着抗老,却容易忽视皮肤结构本身的特点,结果导致抗老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日常抗老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产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效果。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199014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